本站支持IPv6访问
建议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打开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关于富滇 > 发展历程 > 百年回眸

关于富滇

百年富滇回眸之一 开篇

    云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主任 副研究馆员:李怡苹 

    一、开篇

    祖国的西南边陲---彩云之南,不仅人杰地灵,文化底蕴丰厚,而且历史悠久,耐人寻味。云南金融界的骄傲----富滇银行辉煌的百年历史就是对滇云文化、金融历史之悠久最好的诠释。

    根据云南泸西陈度的《昆明近代社会变迁考略》记载:清宣统二年(公元1910年)清朝廷派于子清来滇开办大清银行,基金不过百万,流通纸币,商家存放日多,使营业逐渐趋盛。191111月,云南军都督府明令组建“云南公钱局”,专营存放、抵押、汇兑事业,发行纸币并赶铸银元及铜元,并明确:“凡通省钱粮、厘税均可用纸币缴纳,务使三迤通行”。19122月,公钱局称谓拟改为“富滇银行”或“富国银行”,并明确该行由滇人自行筹办,乃定名为“富滇银行”。任命原公钱局负责人黄凤祥为该行总理,解永嘉为协理,并在富滇银行内设总稽核,上街经理、总薄记、银房、票房、银柜管理等部门,共有职工79人。总行设在昆明威远街西口。富滇银行资本原订为100万元,由财政司拨发。但在开业时财政司仅拨给银元8万元和富行发行纸币26万元为营运基金。至1921年实收资本仅50万元。1923年增至150万元。富滇银行是云南地方事实上的中央银行,是“滇省金融机关中心”,它左右着昆明金融市场。1916年前,富滇银行的滇币一直较为稳定,银元充裕,随时可以兑现。虽然也有贷款无法收回、资金支绌等情况,但始终没有造成金融混乱。后因战事频繁,负担艰巨,财政军费开支庞大,政府向富滇银行贷款越来越多,导致通货膨胀,政府从限制纸币兑现发展到取消兑现,直到老滇币被商民拒用,滇币贬值,迫使富滇银行于1932613停业清理,从开业到结束,历时204个月。

    1930年,龙云政府设立“整理金融委员会”筹设富滇新银行,以财政结余购买生银鼓铸半开银元作为新行准备金。1932831富滇银行正式成立,91正式对外营业,新行资本总额号称半开银币2000万元,实有1600万元,先后由李培炎、缪嘉铭、张至宝、徐绳祖任行长和总理,初期有职工50人,随着业务的发展,增至247人,内部组织设营业、库藏、会计三个部门。部以下分存款、放款、汇兑、出纳、库藏、卷务、核算等分机构。但由于李培炎营私舞弊,加上外汇管理和投机大烟失利,使成立仅一年后的新行面临滇币贬值,汇兑不畅的危机,1934年初,龙云只好调缪嘉铭为行长,缪上任后,采取了关门三个月整顿内部的做法,清理李培炎“把资金拉出去做雅片烟生意”的问题,接着逐步施行外汇管制,主要推行跟单押汇,全权办理政府机关的存款汇解业务。这两项汇兑政策,成功地掌握了云南外汇市场。缪嘉铭还进一步利用云南内外环境,协调有关各种利益,发行新滇币,逐步划一云南币制,垄断了货币的发行权,停止了越币、法币在云南的流通。同时,缪嘉铭限制白银外流,有力地打击了投机活动,这一系列整治云南金融市场的措施,虽然遭到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的强烈反对,但他态度坚决,寸步不让,收回了昔日东方汇理银行控制云南外汇的权利,新富滇银行的财力一路攀升,并由此得到了巩固。

    195038,新富滇银行由昆明市军管会接管,经过清理,接管物资变价折款人民币31040万余元。其中,各种大洋18.1万元,半开及各种毫洋6.5万余元,样银97两,黄金40两,债权大于债务,折合人民币76468元。至此新富滇银行完成了其历史使命。

 

    参考文献

    1《(民国)新纂云南通志、金融卷》;2《昆明县志》;3《云南省志、金融志》;4《云南经济》(近人)张肖梅 撰,民国年间铅字排印本。